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4月15日 開放近用 期中考前

1.開放近用出版品接受性和散播性的深層架構:
開放近用與學術傳播的結構
(1)多數人認為開放近用出版品的信譽不足,被開放近用學刊目錄收羅的新學刊,尚未建立其品牌形象。只要已有信譽的付費學刊未轉變為開放近用出版品,自我典藏的玉律就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2)提供足夠的法律、技術和組織方面的資訊,讓研究人員不需做太大的投資,就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已開放近用方式讓大家知道。德國研究基金會贊助一個資訊平台,對德語研究者提供重要的資訊。
(3)不能因為作者無力負擔出版費用,就讓開放近用出版模式夭折,贊助單位與研究單位把出版費用是為整體研究經費的一部分。
(4)必須給予作者法律方面的支持,以及技術和組織的支持。
(5)榜樣是很重要的,如果資深和高度受尊重的科學家和學者將其研究成果在開放近用管道發表,他們的榜樣將鼓勵其他作者,將自己的出版品免費提供。

2.出版社在開放近用中獲得的利益?
涉及近用知識時,科學家和學著的目標是盡量傳播出去。全世界大多數的研究多由大學等公家機構資助。公帑資助的研究成果免費交給出版社。出版社進行同儕評閱,把它作為品質的保證工具,這個程序取決於公帑付薪的科學家與學者的合作(評閱本身不付費是慣例)。到了出版過程的最後,公帑資助的圖書館付出不斷調漲的訂閱費,向出版社購買由公帑付薪的科學家和和學者評閱後的研究成果。

3.德國研究基金會在開放近用的作為?
(1)為了對科學家與學者提供完整的資訊,讓研究成果可以被免費近用,德國研究基金會建構並支持一個資訊平台。在平台中,依主題、學科、角色等,將內容分門別類。
(2)德國研究基金會一直支持各學術領域的開放近用學刊組織。
(3)為了確保典藏所的全文檢索與主題瀏覽聚有近用出版品的親和力,德國研究基金會支持網路組織認證的典藏所:作為德國對歐洲研究基礎設施的貢獻。
(4)不同學術領域對出版有不同的做法,開放近用應尊重此差異。面對各學科時,因界定更好的開放近用定義,才能夠完成與該學科相關的開放近用形式。

4.開放近用出版社與漢堡大學出版社,挑戰、願景??
(1)他的授權模式,至少為三年的合約,並可能自動續約。
(2)電子版和印本並存
(3)挑戰與願景:主要的方法是實現和宣傳成功和吸引力的試點計畫。尋找強而有力的合作夥伴也很重要,包括出版社、學術機構和圖書館,發揮協同的作用。此外,透明和相當的商業模式至關重要。

5.開放近用如何實現圖書館目標?
(1)傳統的自由近用印本書籍,是指圖書館一次性付款採購圖書,讀者可以免費的多次借用他。
(2)圖書館現在購買若干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圖書館定期繳納授權費後,只能讓讀者在圖書館內或大學校園使用。只能在有限遲間使用,接著就自動變成無法使用。
(3)圖書館快速和有效的印本作品傳送系統,被電子出版品的著作權嚴重侵蝕。
(4)授權費突然變得很貴。許多大學圖書館不在有能力取得足夠的資訊,服務其科學家和學者。
(5)以公帑完成的著作,還要用公帑再買回來。圖書館不想以昂貴的授權證去取得自身的科學成果:他們要求以開放近用模式取得作品,也要求儲存此結果,永久可用。

6.創用CC3.0的授權標章有哪些?須遵循的條件是?哪些事不能放在一起的?
(1)姓名標示
可以自由 分享、重混
須遵照姓名標示的條件
(2)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可以自由 分享、重混
須遵循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等條件
(3)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可以自由分享、重混
須遵循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等條件
(4)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可自由分享
須遵循姓名標示、禁止改作等條件
(5)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可自由分享
須遵循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等條件
(6)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可自由分享、重混
須遵循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等條件
互相衝突的標章:禁止改作 相同方式分享

最近想到一個問題,沒有聽過書本分家用版或公播版吧?
但圖書館在買是聽資料的時候卻有分,
視聽資料的公播版比家用版貴,內容卻一模一樣。
很神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