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自由軟體與圖書館管理-作業四

4. 自由軟體與開放源碼有何異同?
自由軟體指的是符合史托曼(Richard. M. Stallman)所訂四大自由的軟體,其主要的角度從使用者出發,探討自由軟體能賦予使用者哪些權力;而開放原始碼指的符合開放原始碼組織定義的開放原始碼定義的軟體,裴倫斯(Bruce Perens)所儗,從程式設計者的角度出發。目前開放原始碼最新版本為1.9版,以下將以此版本進行分析。

以自由軟體的定義為主,逐項對照開放原始碼的定義

自由軟體
‧不論目的為何,有使用該軟體的自由(自由之零)。
開放原始碼
‧不得對任何人或團體有差別待遇
‧對程式在任何領域內的利用不得有差別待遇

自由軟體
‧有研究該軟體如何運作的自由,並且得以改寫該軟體來符合使用者自身的需求(自由之一)。取得該軟體之源碼為達成此目的之前提。
開放原始碼
‧衍生著作

自由軟體
‧有重新散佈該軟體的自由,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藉由散佈自由軟體來敦親睦鄰(自由之二)。
開放原始碼
‧自由再散布

自由軟體
‧有改善再利用該軟體的自由,並且可以發表改寫版供公眾使用,如此一來,整個社群都可以受惠。如前項,取得該軟體之源碼為達成此目的之前提(自由之三)。
開放原始碼
‧原始碼
‧衍生著作

相異
‧原創作者程式原始碼的完整性
‧散布授權條款
‧授權條款不得專屬於特定產品
‧授權條款不得限制其他軟體
‧授權條款必須技術中立

由以上可以推論,不管是自由軟體還是開放原始碼,對於使用者的使用、散布、改寫、再利用等權利,都有明文規定。然而,自由軟體卻沒有提到保持原作者原始碼、以及授權條款相關的定義。這也許和自由軟體是站在使用者立場來定義有關:

以使用者角度來看,使用者在乎的只有原始碼取得與否,保存原始碼的完整性並不是很重要,畢竟以上兩者的定義都同意衍生著作的散布,就算把原本的檔案改掉也無傷大雅。
以程式設計者角度來說,即使使用者所作得更改都是為了讓程式趨近於完整,還是會想把最原始得作品保存下來。

至於授權條款的部分,開放原始碼列了10條,其中有4條都在說明授權條款的部分,自由軟體的定義裡卻幾乎沒有提到這塊。這也許是和自由軟體的起草人理念有關。史托曼(Richard. M. Stallman)認為軟體的存在是為了幫助人,在這種近似於烏托邦理想的觀念中,產生的定義才忽略了條款這部分。

另外,兩者都沒有禁止軟體進行商業活動,在中文中的自由軟體,由於英文的free會讓人誤會所指的是免費,進而認為自由軟體不可以牽涉近商業活動,但實際上自由軟體的自由指的是沒有障礙,與商業活動無關。

但不管是哪一個,對使用者使用、散布、改寫、再利用等權利是很堅持的,所以如果要使用自由軟體,以上的事情做了是絕對不會有問題的。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臨時測驗2

2.開放源碼促進會認為軟體應具備哪些特性才算是開放原嗎?
開放原始碼定義由斐倫斯所擬,目前新版為1.9版,有以下要件:
(1)自由再散布(free distribution): 允許自由再散布程式,且不收授權金,但允許收取授權金以外的費用。
(2) 原始碼(Source code): 為使程式可被修改,所以必須允許程式以原始碼的形式散布,形式不拘,可透過電子媒介或紙本。
(3)衍生著作(Derived works): 允許他人可以修改原程式,並允許他人散布修改過的程式。
(4)原創作者程式原始碼的完整性: 未保持原作者原始碼的完整性,可要求修改版本冠以不同版本編號或以修正檔附加於原程式來散布。
(5)不得對任何人或團體有差別待遇
(6)對程式在任何領域內的利用不得有差別待遇
(7)散布授權條款
(8)授權條款不得專屬於特定產品
(9)授權條款不得限制其他軟體
(10)授權團體必須技術中立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自由軟體與圖書館管理 作業三

題目 : 學習深度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拉法‧葛羅維琪(Slava Gerovitch)教授在大學部開授計算史(STS.035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課程, 對於學生的作業有相當的規定, 請檢視該規定, 撰寫一頁的心得, 指出學生個人的學習深度。

真的很不一樣的上課方式。首先,台灣一個學期有18週,而美國是14週,雖然上課時數比較多,但學習的成效,我認為,並沒有顯著的效果。看到這堂課得相關閱讀資料,可以想見,學生必定每個禮拜都要看一些資料,並且要深入的了解。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討論。從課程表來看,學期越接近尾巴,相關資料也越多。指定的文章也沒有規定要全部讀完,通常是指定頁數。在台灣常常是一本指定教科書從學期初上到學期末。

讀完一本指定書,難道就可以通一門學問嗎?

好像不太可能,更何況通常都只有考前背考古題,翻翻學長姊的重點,平常真正在研究這門學問的人,應該不太多。

再來,觀察一下同學的選課單,20多個學分的人也不在少數,如果每堂課都以這種方式來進行,想必他的日子過的必定相當精采。

今年大三,過去兩年,我的讀書方式說穿了也只是應付考試。從準備考試的過程找到每一門課的內容重點。這種方法很糟,因為只要考試一過,腦袋裡的東西也就過去了。而且光就考試並沒有辦法學的很深入。

我曾經也試過類似這種的閱讀安排,規畫好時間表,強迫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認真念點書,但通常進行不到一個月,實際的情況與計畫越差越遠,最後就趕不上了。

書究竟該怎麼讀,現在還是沒有解答,只好邊讀邊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