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自由軟體與圖書館管理 作業三

題目 : 學習深度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拉法‧葛羅維琪(Slava Gerovitch)教授在大學部開授計算史(STS.035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課程, 對於學生的作業有相當的規定, 請檢視該規定, 撰寫一頁的心得, 指出學生個人的學習深度。

真的很不一樣的上課方式。首先,台灣一個學期有18週,而美國是14週,雖然上課時數比較多,但學習的成效,我認為,並沒有顯著的效果。看到這堂課得相關閱讀資料,可以想見,學生必定每個禮拜都要看一些資料,並且要深入的了解。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討論。從課程表來看,學期越接近尾巴,相關資料也越多。指定的文章也沒有規定要全部讀完,通常是指定頁數。在台灣常常是一本指定教科書從學期初上到學期末。

讀完一本指定書,難道就可以通一門學問嗎?

好像不太可能,更何況通常都只有考前背考古題,翻翻學長姊的重點,平常真正在研究這門學問的人,應該不太多。

再來,觀察一下同學的選課單,20多個學分的人也不在少數,如果每堂課都以這種方式來進行,想必他的日子過的必定相當精采。

今年大三,過去兩年,我的讀書方式說穿了也只是應付考試。從準備考試的過程找到每一門課的內容重點。這種方法很糟,因為只要考試一過,腦袋裡的東西也就過去了。而且光就考試並沒有辦法學的很深入。

我曾經也試過類似這種的閱讀安排,規畫好時間表,強迫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認真念點書,但通常進行不到一個月,實際的情況與計畫越差越遠,最後就趕不上了。

書究竟該怎麼讀,現在還是沒有解答,只好邊讀邊找了。

沒有留言: